少子化衝擊教育界:特色課程成解方?

【記者劉千慈、劉書妤、楊瑞盈、吳季庭綜合報導】未來,你願意生小孩嗎?育兒成本高、經濟環境惡化,及社會價值改變,造成許多年輕夫婦選擇不生育。台灣出生率逐年下降,民國109年出生人口與死亡人口更出現死亡交叉,人口自然增加率呈負增長。出生率下降不僅僅是數字變化,就學人數減少更影響教育界,近年偏鄉小校倒閉的新聞時有所聞。究竟學校該如何轉型活化,以應對少子化的衝擊?

從全台各級學校的入學人數看來,少子化已對教育界造成嚴重的招生危機。近十年,全台國小、國中及高中的新生入學人數皆呈現下降趨勢,當中以國小入學人數的降幅最大,根據教育部統計,自民國100年至民國109年間,國小的新生入學人數已減少近兩成。

學生人數減少,對學校營運造成巨大衝擊。自民國104年起,全台有26所國中小及高中職停招或停辦,也有多所學校遭裁撤,或與他校併校。其中以台北市五所最多,其次為台南市有四所,而澎湖縣及台中市也各有三所學校停辦或停招,顯示就連人口較多的直轄市也抵擋不住少子化的衝擊。此外,令人震撼的是嘉義縣學生人數最多的職校協志工商,也在去年宣布停招三年。根據聯合報報導,當時協志工商校長蔡英仁透露,已有超過十所私校校長向他請益如何停招或轉型,少子化招生海嘯不只強襲後段私校,早就供過於求的私立高中職,近年也出現停招停辦潮。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的教授呂文惠表示,少子化對偏鄉國小的影響最大,出生率下降,加上偏鄉人口外移,導致偏鄉學生數大幅降低。這樣的環境下,學校該如何應對,才能降低少子化對招生造成的影響?

呂文惠指出,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各級學校就開始因應出生人數銳減的虎年效應而轉型。部分學校轉型為實驗學校或發展特色課程,改採與傳統學校不一樣的教學方式,以吸引更多學生,她提到,因為無升學壓力,小學課程比較彈性;中學往往面臨升學壓力,高中校門口的一張張紅榜單無聲地訴說台灣家長對成績的重視,所以很多學校表面發展特色課程,但私下目標仍為升學;而大學的壓力更大,尤其私立大學需與公立大學競爭招生,容易收不到學生面臨倒校。

學校面臨招生困境 專家提策略聯盟、精緻化教育解方

由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教授蔡金田指導、研究生吳品儒所撰寫的論文〈少子化衝擊下國民小學社區互動模式與經營策略之研究:以南投縣國民小學為例〉中指出,受少子化的影響,學校必須主動地向外尋求資源,透過與當地社區合作及組成策略聯盟的方式,以發揚學校的特色,並爭取更多的資源。

研究指出,學校與社區產生連結可以達到互利的效果,不僅能為學校帶來不同於傳統的新教學資源,還可藉地方文化產業建立學校特色;相對地,社區居民也可以入校使用學校的資源。而當社區更加了解學校後,便可以吸引附近的家長把孩子送入就讀,同時也可能吸引學區外的學生前來。且學校應建立教育策略規畫小組,邀請老師、家長與社區人士一起討論學校經營目標,針對學校經營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經由整合各方的意見,維持學校與社區間和諧的關係,並順利取得社區的支持,以利推動校務發展。

另外,樹德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暨師資培育中心教授蔡銘津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中指出,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政府可規劃精緻取向的小班教學。他指出,小班教學已是時勢所趨,老師可花更多時間在個別學生身上,並給予及時的幫助,這也同時解決教師超額的問題。此外,他認為精緻化教育或許能促進生育率,他提出一舉兩得的例子,某些縣市規劃未來將使超額教師變成兩班制,一部分的教師可以輔導或陪伴學生至晚上八點,父母在工作之餘便無後顧之憂,提升父母生育意願。

此外,由嘉義大學教育學系教授黃秀文指導、研究生涂玉盈所撰寫的論文〈少子化對國小教育的影響與因應之研究〉中,研究指出,學校應以轉型取代廢併,尤其對於偏鄉小校更要顧及學生權益,不可僅用金錢衡量而輕易廢除。轉型的方法包括學校應引進資源、行銷辦學的特色,且要與社區、家長發展良好的互動關係,並幫助學生提高基本能力及學習績效。此外,學校應建立優質化及特色化形象,並經營建立優良品牌,透過網路或媒體來行銷特色。

轉型實驗學校 博嘉實小擺脫少子化衝擊

而實驗教育及特色課程也是學校試圖降低少子化衝擊的常見方式之一。面對少子化問題,多所學校紛紛轉型,其中,博嘉實驗國民小學(以下簡稱博嘉實小)就是轉型成功的案例之一。博嘉實小教務主任陳逸儒指出,博嘉實小位於台北市邊陲地帶,交通較為不便,同時,附近有幾所較大的學校,加上小學校的資源如設備及師資較少,因此嚴重受少子化衝擊。

博嘉實小轉型為實驗學校後,成功扭轉生育率低迷造成學生人數下降的狀況,成為每年招生均額滿的學校。
圖/楊瑞盈攝

陳逸儒表示,博嘉實小學生數原本就比一般學校少,一般學校一個班級約有40多人,博嘉實小一班只有25人。少子化後學生人數更減少,民國98年時,曾出現一屆一班只有個位數學生,兩班合共只有十多位學生的情況。目前,博嘉實小學生人數有明顯增長,一到五年級學生人數皆額滿,共281人。

博嘉實小從104學年下學期開始籌備實驗教育,於106學年正式轉型為實驗學校。陳逸儒回憶,早於101學年時,博嘉實小就在全校推行特色課程,發展藝術與人文,同時提升國英數的基本能力。陳逸儒認為,轉型為實驗教育學校後,博嘉實小的特色跟招牌則更明顯,實驗教育本來就具一定吸引力,改為實驗教育對博嘉實小招生有很大幫助。

博嘉實小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鼓勵不同年級的學生之間多互動。
圖/楊瑞盈攝

陳逸儒指出,博嘉實小目前課程設計中有很多主題統整、混齡、老師協同教學、跨領域思考等較為實作性及生活化的課程。如公民素養課強調行動力,讓孩子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並想到策略改善。同時做到主題統整,如減少剩食的議題,會同時用到數學、環境生態等知識。藝術課程部分,三到六年級的學生要共同完成一場兒童戲劇發表會,所有事項都由學生處理。陳逸儒表示,讓不同年齡的孩子一同學習、實作的模式會讓學生更愛學習。

轉型之路漫漫 教職員齊心為成功關鍵

然而,博嘉實小的轉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前期首要面臨的問題便是如何制定有特色的轉型方向,與重新定義學校的教育理念。此外,師資亦為轉型的關鍵,由於學校老師皆非實驗教育出身,尚須時間適應新的教學方式,且學校採取逐年轉型的方式進行,使得學校於轉型前期新舊制度並存。陳逸儒表示,當時老師須一邊應付現行教育制度,一邊利用課餘時間準備新課程,工作量直接變成原本的兩倍,甚為繁重。

而轉型後期,學校亦須面對新制度與舊制度之學生家長對學校期待不一的問題。部分家長擔心實驗教育會導致學生於學科的學習成效不佳,亦有家長對於實驗教育過度期待,將實驗教育誤以為是戶外教育。對此,博嘉實小除了積極舉辦招生說明會、發放資料宣傳,並於學期中邀請家長參與座談會,當面溝通協調各方對於學校教育的疑慮與建議。

陳逸儒表示,轉型成功最大的關鍵為學校的行政人員確實扮演凝聚教職員動力的角色,讓老師願意嘗試並且能撐得下去。轉型後的博嘉實小每年的新生報名人數皆超越招生名額,且學校的教育方式亦受到學生家長的肯定。

建安點亮1896 吸引學區外孩童就讀

除了博嘉實小以實驗教育吸引學生回流,建安國小則以地利之便推動特色教育課程。不同於傳統教育體制的小學,蝴蝶紛飛、蛙鳴清脆的建安國小顯得獨樹一格,甚至校園內還設計攀岩及高空繩索教室,學校地處群山環繞中,自然資源豐富,因此學校教師決定結合在地特色,發展環境教育課程。

建安國小結合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發展環境教育課程。
圖/賴皓韋提供

建安國小位於新北市三峽,是個每年級只有一個班級的小校,處在少子化的現代,該校的歷年學生總人數變化並不大。對此,建安國小教務主任賴皓韋表示,雖然在少子化的影響下,本地學生人口數下降,但由於有非本地的學生補足,所以對總體的衝擊並不大。他補充,來自外區的孩子比率越來越高,像是從新店來的孩子約占總人數的四分之一,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除了家長認同建安國小的教育理念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學生不適應都市的學校,又或者學生是特殊生,所以家長想把孩子送到教育環境較單純、自由的學校就讀。

建安國小取材西元1896年在地先人抗日守護鄉里的歷史故事,於7、8年前開始推動「點亮1896計畫」,帶領學生走讀古今人文生態,期許學生具備保護環境的知識與能力。該計畫主要分成尋祖跡護鄉土(人文歷史)、探山川傳永續(生態)、綠世代展行動(環境保育)等面向。以歷史面向來看,著重尋根探源,包含走訪社區傳統建築,了解家鄉特色、參觀社區廟宇,認識信仰與廟宇建築特色,並走訪獅鹿古道,理解抗日故事。環境保育則強調節能減碳和廢棄物利用,此外,生態是此計畫的主軸,建安國小自然資源豐富,因此常舉辦賞螢、蛙類生態觀光導覽、探索蝴蝶生態園區等活動,更設置螢火蟲復育室。

建安國小的學生參與溯溪活動。
圖/賴皓韋提供

至於如何在特色課程和學科間平衡,賴皓韋坦言:「魚與熊掌難兼顧,這個平衡是學校持續努力的目標。」他提到,尤其學校老師較年輕,教學經歷無法跟其他學校的老師相比,可能要多講解幾次題目,學生才理解概念,當然這或許也跟建安國小的學生組成相關。他表示,市區和偏鄉本就存在一定文化和成績落差,這是先天問題,但建安國小一直努力平衡,希望提升學科成績的同時,也能讓孩童快樂學習,並認識當地的文化和生態。

雖然逃過少子化的衝擊,建安國小卻也面臨著特殊生比例高、師資流動率高和經費不足的三大困境。賴皓韋表示,學校的特殊生、新老師比例偏高,新老師雖然有活力,但在掌控班級方面卻缺乏經驗,尤其面對特殊生,老師的教學經驗更是重要。對此,他表示,學校會舉辦關於特殊生的研習,讓老師們能從中吸收相關知識,而若在課堂上有較棘手的個案出現,行政端也會介入幫忙。

再者,因為建安國小有許多老師非本地人,不論他們是否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最終仍想回到自己家鄉教書,這也造成建安國小的師資流動率高,進而影響到課程的延續。至於經費不足,賴皓韋表示,需足夠經費才能推動計畫,學校目前面對這個困難,是仰賴老師們申請各樣的計畫補助,來填補經費缺口。

但並非每間學校都適合發展實驗教育,呂文惠指出,成功的關鍵在於校長和教師間的共識,教職人員需齊心推動實驗教育,且若校內老師較年輕、想法新穎,也有助於推展實驗室教育。此外,最好在該校學區內,還有另一間學校可供挑選,使家長得以選擇最適合孩子就讀的學校。

少子化促進多元教育 滿足不同孩子需求

此外,呂文惠表示,在少子化世代,父母願意投資更多經費在子女的教育上。因而,可能連公立學校也會面臨私立學校搶學生的狀況,從近期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全台小學新生人數下降,但私立小學的班級數和招生數卻正在上升。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多元,她指出,有些家長把小孩送到實驗學校,是以小孩快樂學習且充足睡眠為目標;而有些家長放眼未來升學,所以將孩子送到課業壓力大的私立小學。

「少子化後,學校應更多樣性,滿足不同孩子的需求。當學校有不同特色時,家長就能為孩子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呂文惠表示,在少子化的社會裡,每個小孩都是寶,社會應該給孩子最精緻的教育,所以各級學校應多樣性發展,以滿足不同孩子的需求。

雖然台灣多數學校以升學為導向,但也有一群家長或孩子希望能享受無壓力的國高中生活,或有些孩童充滿批判思考,便難以適應一般高中體制。因此呂文惠也建議教育部給予學校更多彈性,允許學校發展,提供不同的教育模式。